我在香港影視展上只是個隨身侍從兼無償工讀生, 一直逗留在會場也只是惹事而已. 所以, 在第三天的下午, 就想說一個人到其它地方逛逛. 在莊士敦道的天地書店翻閱了幾本香港旅遊指南書之後, 嚇然發現有一個香港藝術中心 (Hong Kong Arts Centre), 就在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對面而已, 所以二話不說就衝了過去.

非常幸運地, 香港藝術中心的包氏藝廊正在舉辦香港藝術學院應 用與媒體藝術學系的學士畢業展. 展出的作品相當多元, 內容涵蓋了平面設計, 出版, 多媒體, 網頁設計, 包裝, 裝置藝術, 錄像等. 和台灣的資訊傳播學系非常像. 整個展覽中我最喜歡的一件作品, 是一個探討人際溝通實虛關係的 “虛擬飲茶” 作品. 這件作品邀請觀者坐在一張桌前, 桌上有茶具, 包括茶壺和杯子等等. 前方架有一個螢幕, 顯示著透過 webcam 抓取觀眾的即時影像. 而即時影像的前一層看起來像是以擴增實境的手法加上和桌前餐具一模一樣的 wire frame 3D 擺設. 一開始, 這件作品讓我以為是透過影像處理技術把虛擬的 3D Model 貼在即時影像上面. 後來仔細觀察, 發現其實這件作品是直接以白線按照 wire frame 的形式黏在實體茶具上面, 再透過前方的藍光一打, 讓實體茶具上面的白線發亮 (illuminated), 根本沒有用到任何軟體技術. 所以若不仔細看, 還真的分不清楚到底哪個是實哪個是虛. 像這樣的作品, 真的是讓人可以思考仰賴電腦維生的我們, 對於實體與虛擬的感受和理解為何.


圖 / 那一件 “虛擬飲茶” 的作品 (2006)

除了這件作品之外, 裡面有其它幾件作品的呈現效果與手法也令我感到滿有趣的. 例如: 用手掌的反應做為影片中觀者情緒反應的互動電影介面, 以及將影片投影在鳥籠裡呈現的錄像裝置, 還有墓穴的空間設計…等. 此外, 一進到展場裡面, 投影在牆上身著紅衣黑裙的小姐, 就會打躬向來往的人群道歡迎或謝謝光臨.

以媒體應用與表現手法而言, 香港在新媒體教育方面感覺似乎比較多元而更重視概念. 台灣方面普遍來說則是感覺比較商業導向, 但作品完成度較高. 不過這樣子拿橘子跟蘋果比不太適合, 因為每個學系的定位跟方向本來就不同. 除了這個展覽外, 香港藝術中心另外在不同樓層還正在展 Comix Magneto 漫畫展, 以及 11th ifva Festival 2005 等. 在後來看了香港的藝術地圖 (類似台灣破報的東西), 發現這段時間香港所有跟新媒體有關的展覽都在這裡展出, 很幸運地都被我看到了. 不過最可惜的是這趟香港行沒有到 Francis 以前唸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參觀.

via daniel[at]arch.nctu.edu.tw

One Response to “香港藝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士畢展”

  1. fis Says:

    改成简体好点吧,又简又繁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