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


徐冰 2007-2008 地书(emotive book)
《地书》是一本可读的小说,是用徐冰几年来搜集整理出的一套“标识语言”(icon)写成的。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被卷入当代生活,就可以读懂它。通过这本书的“字库”软件,使用者将英文句子打入键盘,电脑即刻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既起到《字典》的作用,将来也会有实用价值。经过我测试,此系统无法识别“orz”,“冏”等2B词汇,不过还是很好玩,我们输入了”徐冰是rock star“。四台电脑两个一组,你可以通过icon和对面的人交流,不过观众也都是胡乱输入,也许应该将系统icon系统提供下载,会更有趣。


吴珏辉 2008 手势(Hand Gesture)
中国美院张培力的研究生,吴珏辉一件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作品用机械手模拟人类在使用电脑时的手势,进而阐述艺术家对工具的认知,工具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形成了某种身体语言,同时手的姿势也受到工具操作要求的限制。我随后会联系艺术家做简短的采访。


Verdensteatret 2005 叙述乐队(fortellerorkesteret)

作品是一个可以用多重方式来描述的大型装置,是一个音像合成作品。陈旧的机械和新技术构成一个源自格陵兰岛的录像皮影戏。多重音响的机器,或是具有无数声调、变换形状编织故事的乐器,它的功能是一个音像动画故事机器。其中图像、雕塑、声音、录像都被相互整合成为一个音像合成物。通过使用电动机和机器人,把老旧的木质材料变成自动机械 ,使其能在一瞬间完全变换空间。作品近三年来不断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先进和复杂的装置。最初的构思和材料的选择来于2003年到格陵兰的一次旅游。我的感觉是混杂或者说是复杂,整体给人不安的冷静感觉,作品背景复杂,涵盖文学故事,宗教,机械式的浪漫,或许你该去看看。


许仲敏 2008 云(Cloud)
许仲敏用半透明白色树脂塑造的云朵形雕塑和云里穿梭的人,用旋转来象征轮回,语境可能有点肉,不过确实很好看,作品底部是一面镜子,让整个装置显的更深邃。


蔡文颖 2008 双泉 北京(electronic water sculpture)

蔡文颖 ,滴水喷泉,作品源起《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利用振动器将水打散,高频率闪烁灯和振动器配合给水上色,使光与水的脉搏同步,其物理原理与第一颗原子弹的雷管装置相似。

One Response to “Synthetic Times 合成?时代? 第二部分”

  1. an9 Says:

    来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