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参加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的时候,我有机会参观了几次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并探身进不同小组的实验室。那时候,John Maeda的物理语言工作室(Physical Language Workshop,缩写PLW)里的人正在开展一项令人兴奋的与艺术和商业有关的项目,叫做开放工作室(OPENSTUDIO,简称OS)。它在那时还没开放,但既然最近已开放给公众使用,正是时候去了解更多信息了。该小组中目前一起研究这个系统的两个研究人员,Amber Frid-Jimenez和Brent Fitzgerald,很乐意作讲解。另外,如果你觉得有兴趣,还可以查看一下PLW毕业生Burak Arikan(这个名字还将出现几次)的最新项目一生中的股市(A Stock Market In Life)!
Amber和Brent,请你们用几句话概述一下这个项目。
Brent:“开放工作室”是网络+艺术+社区+经济学。这是一个开放终端实验,它联结了一套很简单的制图工具和一个包含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商人和观众的经济体系。其成员可以创建和修改制图,制定价格和许可,交流与展览作品,查看财务记录,并相互委托。以此概念为基础,我们正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涉及创作工具、共同创作、许可、参与媒体、法律、信任度等方面。
该系统是如何实际运作的?按我的理解是,我先创建一个帐户,之后开始绘制,当然最终会得到一幅惊人的杰作,然后它会怎样?
Amber:你的画被保存到你的私人库存中,你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在那里,你可以为你的画定价,并把它放到你的开放画廊中。一旦你的画公开,它就会自动显示在“开放工作室”的首页上。这让公众有观看的机会,并有希望买到新作品。最新交易也会显示在首页上,任何人一看就知道大家在买什么。
Brent:你创建帐户后一开始会得到25个“Burak”。钱不多,但足够买几件作品,或者你也可以存下来,先开始作画,这是免费的。无论你是自己创作,还是购买别人的作品,你都可以为它决定价格或者调整许可,一下子,你进入了艺术商业。正如Amber谈到的,首页的即时发布是关键。如果你的新画作不能吸引问价,它将一直滞销直到你将它撤离市场或降低价格。我们也允许负价格,因此,如果你弄了一只真狗出来,你可以付钱给别人好让它脱手。
首页上说,“开放工作室”是一项“关于创造力、共同创作和资本主义的实验(Experiment in Creativity, Collaboration and Capitalism)”。这一表述很有意思,因为资本主义(最后的C)很少这么公开地与艺术结合。目前你们对艺术世界的运作方式及其缺陷有什么看法?
Amber:“开放工作室”不打算直接批判现在的艺术界,尽管它大致上仿照“真正的”经济体系。在现实中,艺术商家和画廊决定大部分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开放工作室”是平的,所以公众可以决定画的价值。久而久之,人们就了解没有了宏观调控什么能卖,什么不能。你也可以依赖别人的作品。当你购买作品时,你还可以购买在该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权限。你可以对购得作品进行修改,并保存为自己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保留了自己的历史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同创作,但在现实艺术界中未必受鼓励。通过这种方式,OS考虑使数字艺术作品固有的占据行为正式化。
Brent:我们已经很注意“开放工作室”的经济和创作过程的透明度设计。对于圈外人来说,传统艺术市场难以完全看见,更不用说了解了。“开放工作室”提供了另一种模式,即所有商业交易都被记录下来并对外公布,甚至可被RSS订阅。同样地,它也公开每个文档的历史记录。派生和转手是基本的创作过程,而其在传统媒体中往往成为争议性问题。“开放工作室”认可并鼓励派生作品,只要其阐明与原作的联系。
这一点很有意思,因为可以说一定程度的不透明性是艺术界的必要构成部分,它也许还帮忙隐瞒了如下事实:艺术(几乎)从未落得通俗,只是作品、灵感,以及派生与转手很贴近生活。你们是否已经听取职业艺术家的反馈意见,他们是否欣赏这种彻底不同的展览方式,尤其是出售作品的方式?
Brent:目标受众是一个有趣的争论点。通过将网络作为媒介来使用,我们把参与权向广泛民众开放。网络,特别是网上的参与式系统,似乎倾向于更为民粹主义的模式。我们已从参与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那里收到普遍的正面反馈,这些人里面有一些成功地立足于他们的事业,有一些还在上学或者才刚刚露面。最近有人向我指出,我们给每件作品提供的“查看源文件”连结有多重要。虽然大多数艺术家不知道这些来源文件有什么用,但这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开始思考进程、所有权和数字权利。开放源代码运动的思潮如何延伸至媒体及艺术产业呢?在“开放工作室”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试着提出这样的问题。
系统的开放性,尤其艺术品的单独历史及可追溯性,有点让人想起维基中的可解释性,不过,共同创作的作品比单独创作的作品少得多。在设计这个系统的范式时,你们作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John Maeda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经验有没有发挥作用?
Brent:John与数字设计(Design By Numbers)一起创作的经历及其电脑设计当然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影响。早在前维基时期,他就办过一次很好的班级演习,让每个学生轮流坐在电脑前修改程序,累积得出一组独特的创意代码。John几年前还开始对商业感兴趣,甚至取得了MBA学位,同时,他将商业世界的一些词汇和范式引入这项研究。我个人则对于这种分散参与式社区的经济和法律方面很感兴趣。目前,我正致力于社会强制执行的、按程序履行合同的服务,我想这源于我对人们在“开放工作室”上相互购买、出售及委托的观察。开放源代码项目、敏捷开发、标准、网站服务、Lessig的免费教育材料、O’Reilly的参与性建筑、Anderson的长尾理论等都对我产生影响。当然,它们全都必然经过媒体实验室/《连线》杂志/对使能技术感兴趣的麦克卢恩学说的过滤。
让我们继续谈一下经济方面:你们还创作了“开放代码(OpenCode)”,它打算成为用“开放工作室”中的方式处理制程的代码片断的平台。你认为总的来说,这种微型经济体系能否有效地取代现有的购买及使用软件或某些商品的方式?它在开放源代码/知识世界中,怎样与严格的非商业手段联系起来?
Amber:开放代码是Kyle Buza和Takashi Okamoto在夏秋两季开展的一个项目。“开放代码”是OS中的想法的自然延伸。因为Kyle就坐在我旁边,我让他回答:“开放代码”起初的设计目的是促进“开放工作室”的经济模式。在执行测试完成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联系我们,他们有兴趣将该系统用作其课程的一部分。当被用于该环境中时,经济基础结构部门则变得没那么感兴趣了。此外,我们开始觉得有些东西私人性更少,并显露个人购得的代码类型。我们相信,这类敏锐的显露行为正是让人觉得OS有趣的地方,但可能并不适用于代码生成。
Brent:虽然它是我们在过去一年里的中心主题,我们并不执意在每项创作中都纳入微型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说,我们感兴趣的是促进合作性及创造性生活的新模式,而且我们乐于接受各种方法。
听说你们打算把“公开计划”延伸至其他领域。我已经听说过“开放银行(OpenBank)”,它从艺术/科学世界向金融交易最大网络化的开设跳了一大步。请你们概述一下这个项目,并说说你们认为透明银行业务的预期效益与结果是什么?
Brent:我几个月前开始着手“Burak银行(The Bank of Burak,缩写BofB)”这个项目,目的是代理“开放工作室”的财政部分以创建一个独立的、半官方的金融机构。利用这个创作社区空间,我们想促进更成熟的财政互动,如拍卖、市场交易、个人的首度上市、外汇兑换、租用Pinkies之类的网络硬件、捐赠,以及其它我们可能没谈到的。“开放工作室”的内置银行简单而有趣,可以满足我们目前的需求,但对于所有上述这些不同的用途,它的灵活性不足。我们也肯定其他研究人员能够想出许多种该艺术货币的用途,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套令人满意的网站服务用于Burak交易。另外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而完成之后BofB将成为所有这些交易的一个端点,一类拥有大量API的社区财务资料中心。
牺牲了个人隐私,则有责任增加透明度的提供。借助“开放银行”,每位成员都可以看见谁正在花钱买什么,付钱给谁,等等等等。我们尊重个人隐私,显然,我们并不希望强迫任何人加入这种状况!但考虑到目前市民的网上生活有渐增的趋势,我们认为探究这种交易会很有意思。社区成员需要放弃一些个人隐私,以换取信任度的增加。在我们正在建立的“开放”系统中,我们认为信任度的增加能够引致想法的自由流通,以及内容质量的总体上升。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进入壁垒太高?这类参与性网站的要求能有多少,以及我们作为社区成员应该期望得到什么回报?信任度与进入壁垒间的兑换是后开放工作室方向的一个关键,我们正开始探讨这个问题。
Thanks for this, Amber, Brent and Kyle!
感谢Amber、Brent和Kyle!
Go and create, curate and collect at OPENSTUDIO.
去OPENSTUDIO创作、鉴定及收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