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前往太空的首次旅行已经列入明年的计划日程,但Joseph Popper对此前景并不以为然,他的想法更为大胆激进,我怀疑即使是Richard Branson,在为此想法掏腰包之前也会三思。Jeseph认为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未知空间供人类探索,而在这些可称得上刺激的少之又少的冒险之旅中,送人类进入宇宙深度空间并就此一去不返,可位列其一。
And that’s exactly what The One-Way Ticket proposes to do. 这正是单程票项目要做的。
Joseph本人显然不会亲历“单程票”,他计划通过拍摄一部“零重力,零预算”的短片来记录整次旅程,而影片内容则是经由太空船传送回来的片段集合。
我需要再次重复Joseph的理念:把人送入太空,永不回还!
Joseph你好!你的计划是要送人进入深度宇宙空间并一去不返。什么人会想要加入这样的旅行?
相信这样的人并不难找。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以及相近星球上,供人类远征探索的未知疆界越来越少。我的项目正是源于这个观察。珠峰,南极,就连月球都从探索·发现的神秘堡垒转变为大肆宣传的终极旅行目的地,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探索瓶颈让我觉得特有趣,特别是围绕太空旅行的一些点子。
我将单程旅行定义为一种“最终冒险”。这也正是空降特技员Felix Baumgartner描述他想从高度和速度上打破从地球边界一跃的记录时提到的-所以,也许他想去也说不定。
太空舱里有没有逃生按钮?或是为孤独旅行者提供的紧急出口?旅行者是不是真的无法再回地球?他/她在太空的健康有没有保证,有监控设备吗?
没有逃生按钮,没有紧急出口,没有回程。为了让宇航员完成任务,当然要保证他或她的健康。比起任务体系的外围工作,在此项目中我更关心宇航员在太空舱内的种种体验。
你想过太空船进入太空的深度吗?还是仅围绕地球运行?
根据任务,太空船将经过火星,向冥王星方向运行,最终抵达距地球9千万公里的目的地。此项目计划历时两年,到时氧气,营养品和其他供给将按计划耗尽。宇航员首要目标是抵达近火星轨道,随后尽可能远的继续航行——这是此次冒险的预设前提。
与地球的交流呢?会有吗?
与地球的交流无疑是我研究的重点之一。与地球距离越远,沟通的延迟也越长:在火星上太空船发送任何信号抵达地球都需要大约27分钟。因此在两个遥远球星保持正常对话是不可能的,该因素可能会导致隔绝,孤独,厌倦等心理问题。
但这个计划在技术上可行吗?怎样为火箭或太空船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持续供能?太空船在任务结束后会返回地球吗,还是变成太空垃圾?
在设计方案时我尽可能跳出现有的宇航任务规则和硬件情况。在案而未能实现的宇航任务计划中,决定太空船的运行轨道,设定太空旅行的时间框架也同样是重要的出发点。所以,是的。我觉得时下科技是有可能做到将人送到比火星还遥远的太空的。
太空船的运行轨道利用一系列霍曼变轨遵循最低能量消耗路线。凭借重力依轨道向火星行驶258天后,时效短但能量强劲的引擎启动,太空船脱离近地球轨道继续航行,同理继而脱离近火星轨道,最终成为太空垃圾。
Film set 影片构架
展出时伴随您的作品还出现了这样一段话“该作品是对飞行任务中一系列人为因素,尤其是超自然因素研究的投影”您能告诉大家这些人为因素都是什么?是物理的?情绪的?独自旅行与人为因素的关系是什么?
人为因素涵盖许多话题,从物理到心理以至哲学。许多话题都与现有的针对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进行的研究和存在的担心直接相关,同样在恶劣环境如南极洲或国际空间站生活也与这些人为因素息息相关。但当你从程式中除去“返程”这个概念时,更多的问题就被抛了出来。
如果你不再回到地球,你将会永远失重,永远不需要站立,太阳永远不会升起或下落,永远没有新鲜食物可吃(除非你自己种点什么),地球将永远不会出现在你的视野里,而你的活动范围将永远限制在太空舱里。
这些我着力研究的种种问题及其影响引发了我与各位专家有趣的争论与对话。在宇航任务中我们能找到很多类似的例子能激发单程太空飞行。但目前最大的困境是,我们所谈论的事情史无前例,针对单程太空之旅的真正评估根本无从谈起,直到有个人真正踏上单程太空之旅。
谢谢Joseph!
本文图片均由Joseph Poppe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