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Futuresonic上田中能(Atau Tanaka)关于“移动音乐:为了新的基础设施创造新的音乐形式”(Mobile Music: Creating New Musical Forms For New Infrastrucutres)的谈话。当他谈到他的作品“束缚”(Bondage)时让人真得很兴奋,那是在去年Ars Electronica上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他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在移动音乐网站(Mobile Music)上已持续了三年,紧紧围绕着重新创作移动音乐的体验这一概念,努力使它在市场表现(主要是手机铃声)中变得更富创造性。
田中能希望专业技能中能够融合IA研究与艺术的成分,继续有新的针对无线基础设施的应用软件。很明显,iPod播放器再加上手机这一模式并不成功。摩托罗拉与iTunes软件的结合也并未取得商业成功,没有哪个移动运营商愿意接受,因为在摩托罗拉-iTune产品中缺少了那种“想象力”。在七十年代,随身听被许多人使用,他们能够在其中创造自己的私人音乐世界,享受在自己的专署领域中,与周遭环境隔离开来。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我们使用手机。这个装置天生就是一件网络工具。它促进了我们与其他人的交流与联系。
这样,我们一方面拥有个人领域,另一方面又有网络工具。那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如何利用人机交互、混合显示技术或社会性软件来对两者进行调和?
到目前为止,新的媒体导致了新的音乐:
-45转速/分的格式成全了摇滚乐的兴旺(代表:Elvis);
-33转速/分的格式对“概念专辑”音乐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代表:The Beatles)
-MTV (图像)迅速提升了音乐录影;
-CDs(75’)在这一时期,技术力量使得播放时间更长、歌曲更多的音乐专辑得以出现(代表:Michael Jackson,Madonna);
-MD:使用者自行编辑:(代表:卡拉ok);
-MP3:用户间的对等使用。就像MD一样,导致音乐去物质化的革命(几乎完全依托于网络传播而抛开传统媒介)。
iPod播放器并没有改变音乐,它只不过使音乐更为便捷的因素。使移动元素具有鲜明个性的是,它永远在运动,并总是动态的跟随着使用者;这也使得我们可以去制造音乐、分享音乐、为之定位并欣赏音乐。田中能的目标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使新的媒介方式能够找出它们“富有艺术性的声音”。 赋予移动音乐在音乐术语中所说的“习惯构成”(为某一特定乐器而作的乐曲:比如说,为钢琴谱曲,而不是小提琴)。
音乐的移动性需要交互与连通性。这两个特性是使用iPod播放器的经历中所不具备的;但音乐本身就具有这两个特性,因为我们以团队的形式演出,一同去听音乐会,与朋友们分享最爱的音乐。音乐是文化表达的鲜活表现形式,并不是一件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是在文件系统中的可复制文件。
田中能希望将“musicking”灵活运用。“Musicking”这个词是Christopher Small杜撰的,它的意思是生活在音乐之外的一种活动行为,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享受它。
田中能随后给出了他工作的纵览,以阐述目前为止关于交互和连通性概念的研究。
Sensorband
首先他为我们展示了作品“BioMuse”(1990-)。这是一件生物电子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肌肉与神经活动来创作乐曲。田中能是第一位受委托,与斯坦福大学制造的生物音乐界面共同工作的音乐家。在1993年,田中能连同Zbigniew Karkowski和Edwin van der Heide,三人共同创建了乐队“Sensorband”,并在演出中运用了作品“BioMuse”。在这件传感器乐器组合体中,人们看不到鼓手、演唱者或吉他手。每个成员他们的身体当作乐器演奏音乐。田中能演奏“BioMuse”。Karkowski演奏由红外线束组成的隐形光栅,当红外线束被遮挡住时,就会触发一个声音样段。Van der Heide演奏一个由类似操纵杆控制的MIDI导体。
S.S.S
十年后, Cecile Babiole,Laurent Daillea连同田中能一道创立了一个动态声音/图像环境,叫做“传感器声能景界(Sensors_Sonics_Sights)。利用传感器和姿势,这个三人组创建了一个声音和视觉的作品,一种很方便的表演方式,可以不受移动中身体强度的影响。Cécile Babiole制造图像并使用超声传感器,田中能再次演奏“BioMuse”,Laurent Dailleau演奏“theremin”。
在进行表演的同时,田中能还从事着安装式作品创作,其中一件就是“星座”(Constellations)。作品通过声音和图像,将实际空间中的画廊与虚构空间的因特网连接在一起。“画廊中的参观者操控一个屏幕中有许多行星的宇宙。行星系是通向声音文件图书馆的接口界面,声音图书馆存在于贯穿整个因特网的服务器上。每个行星代表来自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来自网络空间中的声音与图书馆中听觉空间一一呼应,连接着这两个宇宙。”
作品“环球线”(Global String)和“星座”(Constellations)
2002年,他与Kasper Toeplitz一同致力于作品“环球线”(Global String)。这是一件乐器作品,网络是其共鸣箱,通过利用实时声音合成服务器。
音乐之弦覆盖着整个世界。它的共鸣环绕回响,在相连的网站上,人们可以进行相互的音乐交流与合作。一根真实的与网络中虚拟的弦相连接,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上。地板端是大地。天花板上连接着网络,连接到世界上的不知哪一个地方。振动传感器将模拟脉冲转译成数字数据。
现在田中能又有一件关于移动音乐体验的新的艺术作品要呈现给大家。作品很容易上手,即使是小孩子也会觉得它很简单(即便是从未弹过钢琴的小孩子也会从中得到很多乐趣);而其中有奥妙无穷,就算是专业的音乐家也会对其复杂构造感到很欣赏。不像其他视频游戏,玩家不能设定它的使用者级别。
作品会使用IA技术:利用传感器、加速计和陀螺仪等技术手段,人们可以进行主体输入。系统将会利用所给出的姿势,将其添加到移动设备里。当然,所有这些在社会背景下都会被人们享用。每个社区使用者成员都会得到一个这样的设备并任意移动(他们甚至可以距离其他人很远)。三个构成这件位置媒体装置核心的元素将会整合在这件音乐作品中:移动性、位置知晓性和社会网络性。
最后的这件作品也早有名字了:作品“Net_Derive”。 今秋会在巴黎发布(在十月六号和七号,巴黎的Maison Rouge)。作品“Net_Derive”会是“Musicking mobility”的一部分,使IA音乐延展开来,超出舞台与音乐厅的界限。
来自PDF文档的最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