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十一月马德里的林阴道媒体实验室的视觉化工作室(Visualizar workshop)上,Steph Thirion和Cristóbal Castilla、José Hernández、Ricard Marxer、Julian Oliver以及Nicolas Tremeaud一起,开发了一个华丽的交通数据视觉化作品。

Cascade on Wheels意图展示现今我们在大都市中与之共存的汽车数量,将2006年马德里市中心的日均车流量数据逐街道(或者路段)以视觉方式呈现出来。

为了更好表达车流对城市和其居民带来的伤害,并表现这种伤害的严重程度,这个团队基于同一组数据制作了两组视觉作品。其一是一个车流数据的三维空间展示,用下陷的地面凹洞来喻示车流量,这使地图中的街道看起来像一道道开裂的伤口(译注:后文中有提到,在最后的作品中他们把原型中下陷的地面换成了拔地而起的高墙)。其二是一个音响装置,用噪音大小来暗示车流稠密程度,视觉化的部分需要参观者亲身参与其中自己勾画出来。

Steph是一个葡法混血儿,已经在巴塞罗那住了四年。他主要在广告公司或设计工作室做网络设计师和开发员的工作,同时也教授创意编程的课程。最近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一些个人的项目以及教书上。就他的数据可视化作品,我问了他几个问题:

Cascade on Wheels “意图展示现今我们在大都市中与之共存的汽车数量”,为什么你觉得需要有新的形式来展示城市交通的数据呢?不是已经有不少专业的在线地图工具了么?CoW这个项目又给城市交通可视化带来了什么新意呢?

绝大多数交通地图工具是为司机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当前交通路况来选择行车路线。而展示长时间的历史平均车流信息的全局观却并不常见。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因为这其实是关系到每一个城市的居民的大事,而不仅仅是驾车人需要关心的事而已。

而现有的少量提供统计信息的地图,却没能让数据真正地可读起来。比如,美国堪萨斯州交通部的网站上有提供每个城市的平均车辆总数的统计图,这些图表数据翔实,值得花一番周折去查阅,甚至设计得也很美观,却很难读懂。再比如,在我们这个项目所用的数据源的出处网站上,其实也提供了统计图表,但是可读性可以说很差,而且尽管数据源中有非常详细的不同车辆种类的明细数据,图中却只写了总数。

所以,我并不会抱怨说缺乏数据,但我想在这项工作上还有着大片空白需要去弥补。我很希望看到有更多这个主题的视觉化作品出现。

wallsmap.jpg
Walls Map

我们希望能至少解决部分问题。在我们尝试寻找行之有效、真正可读的数据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Ben FryIsometrick Blocks的启发发现,对于同样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空间角度和透视可以创建出截然不同的视觉化体验。在Walls Map(高墙地图)中,街道在三维空间中根据车流量不同相应抬高。从上方俯视这就是一张普通的平面街区图,但我们扭转角度从三维空间再来观看时,高墙状的视觉元素就被展示出来,并在墙体侧面揭示了不同车辆种类所占比例的额外数据。通过旋转整个模型或者调整视角,就可以很容易地考察数据、发现车流如何交汇、如何分流,或者发现哪些街道公共汽车最多,哪些街道没有公交线路。

另外,这个作品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是情感。数据除了被呈现之外,还需要被诠释。在Walls Map的早期原型中,街道事实上被设计成下陷的,在地图上形成凹洞。洞壁是红色的,这让街道们看上去像是城市楼宇间的一道道伤口。最终为了增进可读性我们还是将他们倒转了过来,街道变成了高墙,同时也很好地喻示了高高的车流量。

在概念成型阶段临近尾声时,我们得到了两个不同的视觉化提案,不过还都挺满意。难以取舍之下,两个方案我们都做了实现。第二个方案叫做交通混响器(Traffic Mixer),是个古怪而美丽的混血儿,它既是一件视觉化作品,也是一个音响装置,让参观者用一种游戏的方式身置于数据之中自行探索。在这件作品中喻示车流量大小的是噪音,好恶情感超越了对数字的直接阅读成为了解读数据的主要要素。因此,也可以说这两件作品是互为补充的。

trafficmixer.jpg
Traffic Mixer

你选择了将马德里市中心的日均车流数据逐街道(或者路段)以视觉化方式呈现,而这个项目现在正在马德里展出。你有没有过机会和参观者交流讨论?他们对这样一个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作何反应呢?

很遗憾我还没能有这个机会,我们离开马德里前一天晚上展览才开幕。而且到现在为止,应该更关注数据的Walls Map还处于刚成型的早期阶段,目前还只能展示形状,没有数字。参观者可以看到街道之间相互的差异,但是还无法读到数据,他们无法得知就在一个街区之外的另一条街道上每天会有多出十万车次驶过。不过应该等我们把装置更新好就可以得到反馈了。装置展出的媒体实验室是收集反馈的好地方。

如今作品已经上线展示并顺利运行着了,在视觉化制作过程中有没有意料之外的灵感涌现呢?最终的成品和最初的预期有没有不同?

最大的震撼其实是在着手视觉化之前由那些数字带给我们的,就我而言,我是第一次读到熟悉的街道的这方面数据。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于和大量的车辆共存,但是看到实际数字还是吓了一跳。

视觉化工作完成之后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了,要说的话就是看到某些路段有着极高的车流,而再往前突然就下降到只有原先的一成。有时候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某些街道没有统计在数据集中,车流可能分散到这些未列入统计的街道中去了。不过当同一条路不同路段的流量差异太大时,通常是因为车流进入了地下隧道。所以,从视觉上你可以清楚地发现,马德里市议会把部分交通压力分流到地下的举措还挺成功的。

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中的声音元素?它是什么工作原理?声音元素如何补完整个视觉化作品?

Traffic Mixer其实应该算个特例,它稍稍超出了视觉化作品的范畴。其中声音元素部分用于增强数字的表现力,但也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一种手段。参观者通过在地图上画圈来选中街道,制造出相应的音响噪音。这样不但在视觉上,听觉上也有反馈,这相当于给展示效果增加了变数,也使参观体验更为丰富。我们做公开演示的时候,主创的Cristobal在演示过程中入了迷,差点忘记了还在演示,他站在那儿一本正经地制作起音效来,尝试着不同的音效密度组合。当他结束时,观众鼓起掌来,好像他做的是一场音响秀。带视觉效果的音响秀。

有没有把这个项目继续深入下去的计划?

目前我只打算改进一些细节了,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的打算。这个项目可以看作是一个练习,为了下一个涉及更多领域、更多城市、加入时间维度、并利用更多不同在线API(应用程序接口)的大项目,这次这个可以看做是原型作品。不过这样的项目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至少最近我是不能做了。不过我会很乐意看到有人以此为基础,做出更好更棒的东西来。

2080798756_bcb25cd768_o.jpg

谢谢你,Steph!

CoW在马德里Prado媒体实验室展出至二月24日,同时展出的还有视觉化工作室期间创作的其他作品。

所有图片都感谢Steph Thirion提供。

原文OriginalText

责编:sophywt

Leave a Reply